【审核评估应知应会】第十三期:新一轮审核评估的具体指标(六) |
|
|
|
编者按:我校将于 2025年10月参加教育部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评估类型为第二类第一种:以学术型人才培养为主要方向的高校)。这既是学校总结办学经验、凝练办学特色、检验改革成效、巩固改革成果的过程,也是查找问题、补短板、强弱项、持续深化改革的良好契机,对学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和质量文化的建设起到积极推动作用。从2024年11月起,学校将发布系列推文,带领全校师生一起学习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知识,深入理解和把握审核评估的精髓要义,在全校上下形成“人人关心评估、人人了解评估、人人参与评估、人人支持评估”的浓厚氛围,为扎实开展好审核评估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要点:第二类第一种类型的具体指标(六) 第二类审核评估指标体系有定性指标,又有定量指标。定性指标主要对影响高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的非量化核心要素进行审核,包括7个一级指标、27个二级指标和78个审核重点。定量指标主要对影响高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数据进行审核,共46个,其中必选指标30个,可选指标16个,学校可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和实际情况自主选择至少8项可选指标。 标识“B”为“类型必选项”,体现学校的类型特征和精准定位,选择第一种的高校须统一选择“B1”,选择第二种的高校须统一选择“B2”,选择第三种的高校原则上选择“B2”。标识“K”为“特色可选项”,高校可根据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自主选择,其中:第一种与“K1”选项对应,第二种与“K2”选项对应;第三种原则上与“K2”选项对应。 7.教学成效 7.1达成度 7.1.1学校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情况。 7.1.2毕业生质量持续跟踪评价机制建立情况及跟踪评价结果。 7.2适应度 7.2.1学校本科生源状况。 B7.2.2:B1毕业生面向国家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就业情况、就业质量和职业发展情况。 【可选】升学率(含国内与国外)。 【可选】应届本科生初次就业率及结构。 7.3保障度 7.3.1教学经费以及教室、实验室、图书馆、体育场馆、艺术场馆等资源条件满足教学需要情况。 【必选】生均本科实验经费(元)。 【必选】生均本科实习经费(元)。 7.3.2教师的数量、结构、教学水平、产学研用能力、国际视野、教学投入等满足人才培养需要情况。 【必选】生师比。该要求及内涵参见《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 【必选】具有硕士学位、博士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50%。 7.4有效度 7.4.1学校人才培养各环节有序运行情况。 7.4.2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持续改进、持续提升情况。 7.4.3近五年专业领域的优秀毕业生十个典型案例及培养经验。 7.5满意度 7.5.1学生(毕业生与在校生)对学习与成长的满意度。 7.5.2教师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满意度。 7.5.3用人单位的满意度。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