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核评估应知应会】第二十期:学校应重点关注的“红线”“底线”要求 |
|
|
|
编者按:我校将于 2025年10月参加教育部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评估类型为第二类第一种:以学术型人才培养为主要方向的高校)。这既是学校总结办学经验、凝练办学特色、检验改革成效、巩固改革成果的过程,也是查找问题、补短板、强弱项、持续深化改革的良好契机,对学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和质量文化的建设起到积极推动作用。从2024年11月起,学校将发布系列推文,带领全校师生一起学习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知识,深入理解和把握审核评估的精髓要义,在全校上下形成“人人关心评估、人人了解评估、人人参与评估、人人支持评估”的浓厚氛围,为扎实开展好审核评估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要点:学校应重点关注的“红线”“底线”要求 新一轮审核评估对标国家基本办学规范和办学条件规定,在指标体系中设置“红线”和“底线”要求,体现国家对所有参评学校的刚性约束。在定性指标中,通过增设对教师、学生出现思想政治、道德品质等负面问题能否及时发现和妥当处置,教材选用工作出现负面问题的处理情况等方面的立德树人“负面清单”,关注高校办学“红线”。 在定量指标中,通过设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基本办学条件、学生发展与支持服务方面的要求等“统一必选项”,列出了办学“底线”标准,其中第二类评估办学“底线”标准有17个。 对于突破办学规范和办学条件底线等问题突出的高校,教育部和有关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将采取约谈负责人、减少招生计划、限制新增本科专业备案等问责措施。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