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核评估范围的内涵解析 |
|
|
|
审核项目一:定位与目标 有三个要素:办学定位;培养目标;教学中心地位。 定位与目标是顶层设计,主要指学校发展目标定位、 层次类型定位、服务面向定位、人才类型定位等。 要素1.办学定位 有两个要点:办学定位及确定依据;办学定位在发 展规划中的体现。 有规划——符合社会发展需要; ——符合学校发展实际。 体现所在、所生、所长的优势和发展趋势; 把握服务的区域和功能,用阶段目标表达出来; 注意人才培养工作与办学定位的符合度。 要素2.培养目标 有两个要点:人才培养总目标及确定依据; 专业培养目标、标准及确定依据; 培养目标分两个层面,学校培养目标是总纲; “专业”可以扩展为“专业大类”; 在保证学校主体培养目标不变的前提下,目标规 格可多样性。 要素3.教学中心地位 有两个要点:教学中心地位的政策与措施; 教学中 心地位的体现与效果。 学校有保证本科教学中心地位的政策与措施,能 正确处理高校四大职能关系。 例如:领导精力、师资力量、资源配置、工作评 价等。 各职能部门要主动服务于学校教学工作,师生及 一线教学单位的满意度是检验工作效果的主要依 据。 审核项目二:师资队伍 有四个要素:数量与结构;教育教学水平; 教师教学投入;教师发展与服务。 师资队伍建设要“硬”、“软”一起抓, 当前教学精力投入是难点。 要素1.数量与结构 有两个要点:数量与结构;建设规划及发展态势。 生师比,不仅看总量,也应分专业分析。 例如:某校全校生师比18:1,个别专业达90:1。 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合理,知识和能力结构符合 培养目标要求; 例:五邑大学70%教师来自研究型大学。 不仅看现状,更要看发展趋势; 师资队伍建设规划要落实到每一位教师身上。 要素2.教育教学水平 有两个要点:专任教师的专业水平与教学能力,师 德师风建设措施与效果。 专任教师是专职从事教学工作的教师,不一定都 是教师职称系列; 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试卷、毕业设计指导等 能看出教学水平和教风; 重点看学生和毕业生的评价(总结性学生评教的 利弊); 教风直接影响学风,客观分析教学事故处理情况。 要素3.教师教学投入 有两个要点:教授为本科生上课情况;教师开展教学研 究,参与教学改革与建设情况。 有政策推动教授为本科生上课,形成良性运行机制。 例如:南京大学的新生研讨课。 教授上讲台已基本解决,但有激励机制,促其“用心”教 是难点。 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和参与教改重点看参与面和成果应用。 例如:某校,国家质量工程项目不少,但成果推广不够。 教学和科研的关系是否能处理好 考核评价是否合理? 要素4.教师发展与服务 有两个要点: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 的政策措施;服务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政策措施。 师资队伍建设规划要落实到基层教学单位,落实 到每位教师身上,特别是青年教师; 教师的培养培训应有计划、有措施、有经费、有 实效; 要关注青年教师的诉求。 审核项目三:教学资源 有五个要素:教学经费;教学设施;专业设 置与培养方案;课程资源;社会资源。 教学资源既包括“硬资源”,也包括“软资源”, 是保障与提高培养质量的基础条件。 要素1.教学经费 有三个要点:教学经费投入及保障机制;学校教学 经费年度变化情况;教学经费分配方式、比例及使 用效益。 学校是否建立了保障教学经费投入的长效机制; 生均教学经费发展趋势(近几年的数据); 教学经费的范围可以暂按财政部规定的教学基本 支出中,商品和服务支出(302类)的20项内容。 除此之外,学校可说明增加了哪些。 要素2.教学设施 有两个要点:教学设施满足教学需要情况;教学、 科研设施的开放程度及利用率。 教学设施应包括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设施,也包 括图书馆、校园网、运动场等辅助教学设施; 要关注设备更新率和实验室利用率以及图书资料 的使用情况; 科研实验室(中心)对本科生开放程度。 要素3.专业设置与培养方案 有三个要点:专业建设规划与执行;专业设 置与培养方案的制定与结构调整;优势专业 与新专业建设。 学科的概念:学问的分支;教学的科目;学界 和学术组织。 专业的概念:培养学生的专门领域;课程的不 同组合;社会需求加学科领域。 学科建设≠专业建设,专业在学生培养中作用更直 接; 专业设置和调整须有标准、有程序,结构要合理。 重视新办专业建设; 各专业培养方案能反映培养目标的要求,应认真 落实,不能随意变动。 要素4.课程资源 有三个要点:课程建设规划与执行;课程的数量、 结构及优质课程资源建设;教材建设与选用。 课程不仅是理论课程,也包括实践课程; 学校是否为学生开设了丰富的课程供学生选学; 教材选用要适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 优质教育资源和网络教育资源的利用,反映了教 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水平。 要素5.社会资源 有三个要点: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 作发展措施与效果;共建教学资源情况;社会捐赠 情况。 吸收社会资源的能力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校办学水平和服 务社会能力; 例:五邑大学58%校舍由华侨捐建 学校对产学研合作教育应该有整体推进措施; 例:南大的校地合作,同济的国际合作办学等 体系化、制度化、契约化、互动共赢是努力方向。 审核项目四:培养过程 有四个要素: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第二课堂;教学改革。 关注培养过程是否到位,这是保证质量的基础。 要素1.课堂教学 有四个要素:课堂教学大纲的制定与执行情况;教学内容对人才培养目标的体现,科研 促进教学情况;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学手段 信息化的程度;考试(考核)的管理与考试方法的改革。 课堂教学服务于专业培养目标,教学大纲严格执行; 教学方法改革比教学内容改革难,学校应有措施 推动; 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还是以学生为中心? 启发式、参与式、互动式、案例式等是教育规划纲要的要求; 例:同济50%的课程为小班授课 。 多媒体课件应注重教学效果,防止黑板搬家; 提倡科学、多样的考核方式。 要素2.实践教学 有三个要点: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与实践教学改革;实验教学与实验室开放情况;实习实训、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的落实及效果。 实践教学体系要满足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 关注实验指导人员的数量与结构、实验室条件及开放情况; 社会实践主要指学生利用假期有组织地到社会去认识社会、服务社会、培养社会责任感、 提高综合素质的实践活动; 毕业设计(论文)主要关注选题、过程指导、成果规范三方面。 要素3.第二课堂 有三个要点:第二课堂育人体系建设与保障措施;社团建设与校园文化、科技活动及育人效果;学生国内外访学情况。 第二课堂内容是否丰富、参与是否广泛,对质量 影响很大。学生评价是检验效果的主要依据; 国内外访学制有利于学生开拓视野,提高综合素质; 例:同济新生约30%参加国际项目 校内大学生学科竞赛更重要,参与面广泛,比少数学生得奖更有意义。 要素4.教学改革 有两个要点: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及保障措施;教学改革的示范性与应用性。 顶层设计,系统推进; 例如:南京大学“三三制” 关注教师的参与面,关注成果的应用和推广; 当前学校应特别重视对“高教三十条”的落实。 审核项目五:学生发展 有四个要素:招生及生源情况;学生指导与服务;学风与学习效果;就业与发展。 要素1.招生及生源情况 有三个要点:学校总体生源状况;各专业生源数量及特征;学校提高生源质量的措施及成效。 录取线、报到率、第一志愿招考率能反映生源情况; 分析各专业的生源数量和质量,有利于推动专业建设。 要素2.学生指导与服务 有三个要点:学生指导与服务的内容及效果;学生指导与服务的组织与条件保障;学生对指导与服务的评价。优质的指导与服务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指导与帮扶体系应建立; 有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学生指导的措施,形成 师生交流沟通机制;例:五邑大学每13名新生配备一名导师。 学生的评价是检验工作质量的重要依据。 要素3.学风与学习效果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版权所有:北京语言大学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网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15号 技术支持:北京语言大学信息化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