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学院巡礼——体育教学部

发布日期:2025-06-03 信息来源:


编者按:我校将于2025年10月参加教育部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评估类型为第二类第一种:以学术型人才培养为主要方向的高校)。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迎接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为契机,扎实推进本科教育教学综合改革,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展示各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和审核评估成效,特在学校审核评估专题网站设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学院巡礼”专栏,分享各学院在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和迎评促建工作中的有效举措、显著成效和独特优势,旨在搭建交流互鉴平台,促进各学院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创新发展。


本期推送:体育教学部


一、体育教学部概况   

北京语言大学体育教学部是学校体育运动委员会所在单位,承担全校中外学生的校园体育工作其前身是学校基础部下设的体育教研室,2002326正式更名为体育教学部。下设科研与学科办公室、体育教学教研室、群体竞赛教研室和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特色教研室全面负责中外学生的体育教学工作、科研和群体竞赛工作

学部目前有教师15主要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北京体育大学等高等院校他们系统学习了体育教学课程体系,包括体育教学论、体育心理学,以及和体育教学相关的运动生理、运动生化、体育保健等课程。教师专业结构包括:体育训练学11人、民族传统体育学3人、体育人文社会学1人。体育教学部师资结构合理教学能力突出、专业技能水平高,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所有教师一专多能,每人承担2-3门体育课类别,课程类别丰富多课程的开设便于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课能够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

随着学校教育国际化的不断发展,体育教学部也在不断开拓创新,并提出中外学生体育融合教育的思想理念。面向中外学生开设各种球类、拳类、武术类、体操、舞蹈、游泳等必修、选修课程,同时,多种多样的学生体育社团(俱乐部)以及校运动训练代表队更是体育教学课堂的重要补充与延伸,极大丰富了全校中外学生的体育活动内容,为中外学生创造一起运动、共同锻炼、互动交流、相互了解的机会。

二、教育改革与成

1.课内外一体化教学

我们教学中始终坚持教学课、课余体育活动课(以俱乐部形式为主体)和运动训练课三大体育教学活动一体化的教学原则,使大部分学生基本能选上自己喜欢并适合自己锻炼需求的课程解决了因材施教、按需选择普及兼顾提高等方面的难题。此外,我们还建立了合理的课程评价体系,强调课外锻炼以课内外并重为指导原则,保障了我校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也培养了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2.教学内容多样并注重层次

为了满足学生体育学习需要,学部在三大课程体系中为学生开设了足球、篮球、排球、软式排球、木球、田径、乒乓球、游泳、散打、跆拳道、武术(咏春拳、太极拳、太极剑、武功扇、太极柔力球、双节棍、长短棍、长拳、防身术、养生术等)、网球、羽毛球、健美操、艺术体操、体育舞蹈、形体、定向、飞镖、散打、跆拳道、瑜伽等近20余门课程,深受学生喜爱同时还为大三、四学生开设了不同体育项目的校内体育公共选修课。经过不断努力,我校不同层次的体育教育体系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



3.课堂教学

学部高度重视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发展,申请并立项了体育课改革的课题,成立了专门的改革小组,结合体育课实际情况,定期对《北京语言大学体育教学大纲》进行修订,按修订的教学目标完成大学体育培养计划。在教学大纲中,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将体育课总评成绩细化为期末考试成绩、身体素质成绩、平时出勤成绩及课外体育活动出勤成绩四个模块,使学生的身体锻炼拓展到课外体育活动的外延中,学生锻炼的监督机制也由以前的单纯体育课教师扩展为体育教师、学生个人、社团干事“三维一体”的模式。新的大纲使学生不但在技术技能上得到提高,在身体素质提高方面也得到长足的进步,同时也使学生终身锻炼的习惯在大学阶段得到良好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4.体育竞赛成绩突出

构建“北语群体竞赛金字塔”,分普及、提高、高水平三层次推进。扶持社团发展,开展群体竞赛筑牢塔基;从社团选拔优秀会员充实校队,搭建稳固塔身;从校队优中选优,组建代表队雕琢塔尖。2018 年以来累计参赛 342 项,校外比赛 202 项,获 744 个奖杯与证书。全国性赛事中,艺术体操队、木球队女团等多次获奖;北京市级赛事里,武术、田径女团、乒乓球女团等项目多次斩获团体第一,瑜伽、街舞、排舞等项目成绩优异。



三、学习体验

开设的课程深受学生喜爱,为了给学生在校园里营造良好的运动氛围部以体育课为抓手,依托地域条件、学校特点创新课程内容和形式,增加热门课程的数量开设新课程让更多的学生可以选到自己喜欢的课程学部因地制宜地拓展、完善体育场地设施将健身器材、活动区延伸到学生的日常活动线中;有效盘活校园闲置资源,比如小树林里的组合健身器、照明乒乓球台灯光篮球场等。风雨操场也加设了路灯照明,方便学生夜跑。当体育运动在我校中成为风尚,“强体魄、健身心”自然水到渠成。政策引导和“内生动力”相互作用,久久为功,“身体倍儿棒”有朝一日将成为我校学生的标配。


 

   


四、优秀学生代表


  司马蓝

外国语学部中东学院2023级土英复语专业


外国语学部中东学院23级土英复语班司马蓝,热爱体育运动,练习乒乓球多年。在北语乒乓球队期间,积极参与乒乓球队训练活动,与不同院校的乒乓球运动员交流切磋。在训练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对待每个球,精益求精,不断提升自己的实力;在赛场上不断激励自我,全力以赴。唯有热爱,可抵岁月漫长。珍惜每个全新的赛场,敢于上场,将勇敢拼搏贯穿于赛场,不断尝试、挑战、突破自我,直面“想赢”的心。

获奖情况:

2024年首都高等学校乒乓球团体锦标赛乙组女子团体第一名

2024年首都高等学校乒乓球单项锦标赛乙组女子双打冠军

2023年首都高等学校乒乓球团体锦标赛乙组女子团体第一名

  北京语言大学“阳光杯”第二届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比赛集体长拳一等奖


 张潇予

文学院2021级汉语言文学专业 


张潇予同学从大一学习太极拳时,就对传统武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老师的引导和推荐下加入了武术队。入队后她努力学习套路和器械,从各式太极拳到长拳,从散打到剑术,每一次习得新的本领都让她倍感激动与荣幸。在武术队四年的训练生活中,她从新队员成长为队长,带领队伍在比赛中拔得头筹,取得了优秀的成绩。作为武术队现役队长,她协助老师完成各项日程工作,带领队员完成日常和赛前训练,将自身学习到的本领倾囊相授,鼓励大家多参与到比赛中来,同时她也十分注重队内氛围,与队员们积极沟通,举办各种团建活动,在武术队中起到了表率作用。

获奖情况:

2021年首都高等学校第二十二届传统养生体育线上比赛女子乙组24式太极拳比赛第一名

2022年首都高校武术比赛女子组16式太极拳第一名

2022年首都高校武术比赛女子组24式太极拳第一名

2022年首都高校武术比赛女子组初级剑术第四名

2023年传统养生体育比赛女子组集体16式太极拳第一名

2023年传统养生体育比赛女子组24式太极拳第一名

2023年传统养生体育比赛女子组8式太极拳第一名

2024年传统养生体育比赛集体八段锦第一名

2024年传统养生体育比赛女子组八段锦第二名

北京语言大学“迎校庆60周年”首届民族传统体育比赛女子16式太极拳一等奖

北京语言大学“迎校庆60周年”首届民族传统体育比赛女子其他太极拳一等奖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北京语言大学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网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15号  技术支持:北京语言大学信息化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