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学院巡礼——艺术学院 |
|
|
|
编者按:我校将于2025年10月参加教育部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评估类型为第二类第一种:以学术型人才培养为主要方向的高校)。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迎接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为契机,扎实推进本科教育教学综合改革,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展示各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和审核评估成效,特在学校审核评估专题网站设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学院巡礼”专栏,分享各学院在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和迎评促建工作中的有效举措、显著成效和独特优势,旨在搭建交流互鉴平台,促进各学院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创新发展。 本期推送:艺术学院 北京语言大学艺术学院自2014年创立伊始,深植学校“语言报国、文化兴国”的红色基因,肩负“讲好中国艺术故事,推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核心使命,服务文化强国与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学院聚焦中国艺术的国际传播,致力于构建中国特色艺术理论阐释与国际传播体系,培养具备卓越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中外艺术传播使者。 一、学院概况 艺术学院的本科教育始于2003年,系当时人文学院艺术系成立的首个绘画本科专业。经过数十年的不懈努力,学院的学科建设实现了飞跃式的发展。目前,学院已设立绘画、音乐、书法三个本科专业,并拥有美术学专业硕士、艺术学学术硕士、音乐学专业硕士以及艺术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构建了从本科到硕士再到博士的完整艺术人才培养体系。依托于学校中文学科的深厚底蕴和国际化办学的综合优势,学院逐步形成了以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为总体目标、以“艺术理论研究”为学术核心、以“艺术传播”为办学特色的学科体系。 学院名家云集,群星璀璨,汇聚了以著名文艺评论家北京大学原艺术学院院长王一川教授为核心的艺术学理论研究团队。传播学领域知名专家、学者段鹏教授,教育部社科委委员,中国古代文学文艺美学研究学者韩经太教授,当代美术大师中国画院原党委书记兼院长杨晓阳教授、著名画家马振声教授、齐鸣教授也投入到艺术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中。学院现有教师33名,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55%,其中正高职称教师占30%;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占61%,其中博士后导师和博士研究生导师占18%,近5年艺术学研究成果丰厚,承担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国家艺术基金人才培养等重大科研创作项目21项,出版学术专著33部,发表学术论文136篇。学院拥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中组部“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国际传播领军人才1人、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融媒体科学首席科学家1人、国家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1人、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理论界)1人、全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领军人才(创作类)1人等。学院现有中外本科生166人,中外硕士研究生45人,中外博士研究生8人。 二、本科教育改革与成效 1.育人为本,特色发展:锻造复合型国际艺术传播栋梁 北京语言大学艺术学院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紧密围绕学校第十次党代会部署,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引领作用,精心打造“艺心向党”品牌,推动专业教育与人才培养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台阶。 学院以培养“具备国际艺术视野,推动人类文明互鉴的中外艺术交流使者”为育人目标,聚焦学术、交叉、复合型艺术专门人才培养。创新构建“教演创研”四位一体教学模式,依托学校语言学科与文化交融优势,精心打造“语言+艺术”本科课程体系,全方位培养学生专业技能、语言交流及跨文化传播能力。秉持“党建育人”“课堂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的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理念,将优秀传统与经典文化深度融入艺术创作与实践,成功打造了“艺术党课”“午间音乐会”等一系列富有思想内涵与创新活力的品牌活动。 在教学成果方面,学院成绩斐然。本科教学荣获北京市青年教学基本功大赛二等奖,绘画专业入选全国一流本科建设点,音乐专业斩获校级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学院坚持“以赛促学”“以演促学”,全面锤炼学生专业技能与艺术实践能力。十年来,学生艺术作品在全国顶级专业艺术院校竞技舞台上大放异彩,多次入选全国美展、书法展、音乐教育教学展演,平均每年有100余人次在专业赛事中获奖,充分彰显了学院本科人才培养的卓越质量与强劲实力。 就业工作方面,学院高度重视学生职业发展,与“北京王府国际学校”“福建晋江南音”艺术团等建立广泛实习基地。近三年,学生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每年约40%的学生考入中国音乐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等国内艺术名校攻读研究生,约30%的学生凭借出色外语水平与专业能力,前往美国、英国、意大利、日本、韩国等国深造。 2.深化合作,人文交流:开辟国际艺术教育新航道 学院将拓展国际视野作为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积极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与美国纽约宾汉顿大学、美国贝尔蒙特大学、意大利米兰圣心大学、俄罗斯莫斯科大学、韩国世宗大学/中央大学/釜山大学/祥明大学/圣熙大学、南美乌拉圭国立大学等世界知名艺术院校携手推进本硕联合培养项目。依托国家外专引智工程,精心打造《跨文化音乐国际传播》英文专业课程。定期邀请美、英、韩、法等多国知名艺术家来校讲学,热情接待多国知名大学访问团,为师生提供了广阔的国际交流平台,极大拓展了师生的国际视野。 学院国际化交往日益频繁,多名教授赴意大利、日本、俄罗斯等国举办学术讲座,师生团队赴美国、日本、缅甸等十余国开展艺术交流演出。学院积极承担校内外重大中外人文交流活动,组织国际学生参与澳门双庆、中巴建交50周年、北京中轴线申遗、美国大学校长大会、中关村稻田节等演出活动,以艺术为桥梁,增进国际学生对华认知,使其成为中外文明交流的使者,为促进民心相通、推动文明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近三年,学生在国际学术会议、国际高水平艺术竞赛中屡获佳绩,6篇学生论文入选国际会议并宣读,多名学生荣获国际艺术专业竞赛奖项,充分展现了学院艺术人才的高素质与国际竞争力。 3.全球视野,互荣共鉴:架设中外艺术交流之桥梁 学院坚持五育并举,立足学校多元文化交融的浓厚氛围,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以本科艺术教育成果辐射全校美育浸润行动,将美育课堂打造成为师生艺术实践的重要阵地。每年面向中外学生开设10余门中国传统美育通识课程,吸引100多个国家近3000名国际学生选修中国书法、绘画、诗词、古筝等艺术课程。定期组织国际学生开展“模特写生”“古诗今唱”“古筝演奏”等社团活动,举办课程汇报专场音乐会等。 “中外同堂,美美与共”的美育特色已成为学校艺术教育的亮丽名片,多篇美育论文荣获北京市优秀论文奖,多个案例获评全国优秀美育案例,多门课程在全国美育教育教学大会上进行展示。师生肩负起中国艺术传播的使命,赴海内外开展艺术教学,为中外学生搭建了互学、互鉴的交流空间,积累了丰富的教学与交流经验,有力推动了中国艺术的国际传播。 北京语言大学艺术学院立足时代前沿,以贯通本硕博的完备教育体系为坚实根基,以“艺术国际传播”为鲜明特色航标,以“专业+语言”复合培养为创新路径,融汇中外艺术精粹,矢志不渝地培育担当文明交流互鉴使命的新时代艺术英才。未来,学院将持续探索艺术教育创新之路,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促进人类文明共荣谱写更加辉煌灿烂的篇章。
倪海东书记出席学院画展 校长等领导出席学院教师画展开幕式 魏晖副书记参加学院活动及学术研讨会 张宝钧副校长出席学院艺术党课 黄益方副校长和艺术学院师生共同参加庆祝建党100周年天安门合唱活动 罗建晖副书记参加艺术学院活动 张健部长出席学院期末教职工大会 三、学生学习体验 1.绘画专业教学成果汇报 艺术学院绘画专业学生学习极具特色,培养过程中突出中国画专业特点,以实践为主,兼顾理论素质及艺术审美素养的培养,对学生进行系统、全面的专业训练。课程内容上除课堂讲授,另组织校内外写生活动,让学生在自然中提升专业能力。同时,专业师资配备完善,多次举办专家讲座,助力学生成长发展。 绘画专业本科生举办画展 “我眼里的国际留学生——周末模特写生” 绘画专业本科生毕业展 李笑一同学被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录取 刘予希就读于爱丁堡大学教育学 谷雪晴同学就读于日本大阪艺术大学 张炎萌同学就读于英国布里斯托大学 2.书法专业教学成果汇报 艺术学院书法专业以书法篆刻技法、书法史、书论、中国画为基础,将书法篆刻创作、学术研究与教学相结合,关注中国书法篆刻创作与研究的学术前沿,组织学生进行写生、定期举办书法展览,为中国文化艺术的域外传播发挥重要作用。学生成果优异,如:2021级翁骥煜同学荣获第十二届北京市大学生书法大赛一等奖;2021级陈晓阳同学在《浩然之气——首届全国高校碑学论坛暨书法展论文集》(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发表论文《借碑攻帖——浅析梁巘对北碑的创新性转化》等。 书法专业组织研学实践活动 国际留学生书法创作 书法专业毛恺迪同学作品入选全国书法展 书法专业学生毕业展
柳沣圃同学现就读于中国艺术研究院 汤浩同学大学应征入伍后就业于基层 刘璎琪现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书法学院 3.音乐专业教学成果汇报 艺术学院音乐专业立足中国传统音乐传承,开展民族声乐、器乐教学。学院极具特色的“音乐+英语”课程,契合国家文化输出需求。除传统课堂教学外,课程加入中外艺术共享课程,加入研学、演出等实践环节,开阔学生视野,提升音乐素质。学生成果优异,如:2023级尚轩文昊同学荣获第八届全国青少年民族器乐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活动特等奖,2021级郑佳杭同学获得2023日本大阪神户国际艺术节高等院普通院校组民族专业银奖,2021级郑雅慈同学荣获第九届“孔雀杯”全国高等艺术院校声乐展演综合师范院校本科生民族组金孔雀杯,2020级刘佳同学获得第十届“高等艺术院校全国歌剧声乐展演”综合院校本科生中国作品(民族唱法)组一等奖等。
本科生论文入选第36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 中国音乐学院、北京语言大学艺术学院、澳门城市大学三校联合音乐会
艺术学院师生参加中外学生外交演出活动 艺术学院美育品牌实践课程:午间音乐会 获奖学生风采 参加艺术展演成绩斐然 音乐专业赴福建研学实践
音乐专业李璐同学现就读于中国音乐学院 音乐专业王晓冉同学现就读于本院研究生 音乐专业蔡思雨同学就读于意大利罗马音乐学院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版权所有:北京语言大学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网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15号 技术支持:北京语言大学信息化办公室